DOHaD (Developmental Origins of Health and Disease,音譯“都哈”),即“健康與疾病的發育起源”,是一個近年來國內外專家通過大量流行病學研究后提出的關于人類疾病起源的新的醫學概念。
都哈理論認為:除了遺傳和環境因素,如果生命在發育過程的早期(包括胎兒和嬰幼兒時期)經歷不利因素(如營養或環境不良等),將會增加其成年后罹患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的幾率,這種影響甚至會持續好幾代人。
歷史來源
1944-1945年荷蘭饑荒時期,由于食物的匱乏,很多人出現了營養不良,其中也包括孕婦。幾十年過去了,那些在饑荒時期孕育出生的寶貝已經長大成為人。上世紀90年代,英國的David Barker教授對饑荒時期的24114名孕婦的營養狀況進行研究時發現,孕期營養缺乏的孕婦所生育的后代,心血管疾病、糖代謝異常、高血壓病、中心性肥胖和血脂異常等一系列代謝性疾病的發生率明顯高于其他人群。
20世紀90年代(1995年)英國David Barker教授首先提出了都哈(DOHaD)學說,即健康與疾病的發展的起源學說。2005年多美滋將DOHaD概念引入中國,邀請大衛巴克教授來我國學術交流;
DOHaD理論主要內容
人類成年期一些疾病的發生,如高血壓、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神經精神疾患等,與胎兒時期營養及發育不良有關。都哈理論在國際醫學界引起了巨大的震動和反響。
都哈理論告訴我們:孕婦的營養狀況不僅反應孩子出生時的健康指標,而且會影響他今后一生的健康。這是近年來國內外專家通過大量流行病學研究后形成的最新的醫學概念。
都哈理論與后期提出的生命早期1000天有很多相似之處,都強調了生命早期營養的重要性,國務院辦公廳也在印發的《國民營養計劃(2017-2030年)》提出,要推動生命早期1000天營養健康行動,提高孕產婦、嬰幼兒的營養健康水平。
注:生命早期1000天,是指從孕婦懷孕至胎兒出生至2歲的早期發育關鍵階段,包括胎兒期約280天,嬰幼兒期約720天,“生命早期1000天”被世界衛生組織定義為一個人生長發育的“機遇窗口期”。
生命早期營養不僅對早期的生長發育有重要作用,而且對成年后的健康狀況和一生的生活質量也將產生長遠影響。